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日本农业对云南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的启示

来源:现代农业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5-13

【作者】:admin
【关键词】:
【摘要】: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赴日调研组 实施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战略以来,我省农业得到持续快速发展,不仅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而且高原农业实践已经成为国家的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赴日调研组

实施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战略以来,我省农业得到持续快速发展,不仅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而且高原农业实践已经成为国家的四种农业发展类型之一。针对如何进一步推动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组成专题调研组,对日本农业现代化进行专题调研后发现,推动云南农业走向质量兴农和绿色兴农,日本的诸多经验给我们以深刻启示。

深化对云南高原特色的认识,强化农业的多功能性

日本在充分认识石化农业带来的种种危害后,率先提出了农业多功能性概念,不仅吸引了韩国等亚洲国家的注意和跟随,欧盟一些国家也相继加入其行列,甚至联合国的一些文献也采纳了农业多功能性的概念。从传统意义上讲,农业的多功能性,除了生产功能外,还有生态功能、社会功能和文化功能等。对云南来讲,更值得强调生态功能,因为云南农业的生态功能具有本源性,是生产功能的重要基础,是发挥生产功能的重要前提,农业生态功能发挥得好坏,直接决定着生产功能和生活功能的方向和质量。实施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战略以来,云南农业获得长足发展,但认识有待深化。我们认为,低纬高原是云南的显著地理特征,但还需要强调内陆性。把云南界定为低纬内陆高原,既可以为发挥云南农业的多功能性找到理论支撑,又可以使云南在全球农业发展条件中的独特性得到充分彰显。低纬高原使云南农业的气候资源优势得以彰显,而内陆高原则使云南农业不易受台风等极端气候影响的优势凸显,可以发展独具特色的农业产业,尤其是高品质水果、花卉、中草药等。

深刻认识农业的“生命”规律,突出生态农业发展方向

日本在对农业进行深刻反思基础上,把“生命的农学”“环境的农学”“生活的农学”和“社会的农学”有机结合在一起,提出了“生命农学”新概念,并以此推动生态农业的健康发展。这是日本农业走向高质量生态农业的真谛。我省不仅提出要把云南建成中国最美丽省份,而且明确要打造世界一流的绿色食品牌和健康生活目的地牌,这都要求把农业的生态功能放在优先位置。为此,需要认真思考过去农业农村发展战略的得与失,确立生态农业发展的指导地位,这既是云南农业的优势所在,也是克服自身农业发展短板的内在要求。关键是要以尊重农业的“生命”规律为根本出发点,把生态农业作为云南农业发展的根本方向,持之以恒重视改善农业农村生态环境,善待农业生产对象,用科学方法去利用生物的生命过程。

认真落实农业扶持政策,持续完善农业发展的法规体系

日本农业成功的一个关键,在于处理好市场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政府不直接介入农业生产活动,而是通过政策和法规体系引导生产者,政府不仅制定实施了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还不断完善法规体系,使农业的健康发展有强大的政策和法规体系支撑和保障。对于云南来讲,除了要把农业发展理念和政策重心调整到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充分发挥农业的生态功能,还要有系统的政策和法规体系的支撑。借鉴日本的经验,以下几个方面尤为重要:一是围绕云南高原特色农业所具有的显著优势,抓住制定“十四五”规划契机,把生态农业作为云南农业的基本方向,充分彰显云南作为内陆低纬高原所具有的全球优势,在条件成熟时,研究制定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促进法,把发展高原生态农业战略以地方法规形式确定下来。二是针对不同地区乃至不同农作物制定实施有差别的化肥农药负增长政策,以确保农业向着绿色生态高质量方向发展。三是完善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扶持方式,重点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经营带动效果好的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给予奖励性扶持。四是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地方政府和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大力发展品牌农业,尤其是具有地理标识的区域公共品牌和企业品牌。

准确把握农业发展的新特点,促进新农人健康成长

日本是小农经济,但小农经济却得到较好发展,其中有两个奥秘:一是政府对小农的扶持政策与对其他主体的扶持政策一样,二是大力扶持发展新农人。“大国小农”的家庭经营在中国既具有源头性,也具有根本性。云南农业的小农特征更加明显,小规模家庭经营不仅具有本源性,而且具有长期性,更需要把握农业发展的新特点,围绕促进新农人健康成长探索有效实现形式。一是在鼓励农地流转经营的同时,大力发展家庭农场,使家庭农场成为带动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主体,关键是制定实施具体鼓励政策,从项目扶持、政策优惠等方面鼓励家庭农场健康成长。二是探索家庭农场与农业龙头企业建立有效利益联结机制,如可以借鉴日本让农业龙头企业向家庭农场注资和提供技术支撑等方法,实现生产要素的有效结合和合理配置。三是鼓励一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向服务型合作社转型,在为家庭农场提供高效服务的同时,强化相互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四是把引入先进科学技术和新的经营理念作为培育新农人的重点,强化他们推广使用新技术和新理念的支持力度,为农业产业的全面升级提供保障。

加强农业科技支撑,优化农业生产要素配置

智慧农业的健康发展,既解决了日本农业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问题,也释放了农业的全要素生产力,达致这两个目标的重要支撑,就是政府强力推动和政策引导下新农人的进入。云南农业之所以土地产出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面临双低困境,核心就在于农业科技应用不足,农产品质量难以提高,价值难以实现增值,且劳动力与土地难以实现有效分离。为此,需要以优化生产要素配置为方向,以强化农业科技支撑为手段,提高农业的全要素生产力水平。一是强化适应山区农业特点的农业物质装备,重点是研发一些适应小农户使用和山区特点的农业机械设备。二是鼓励基层科研人员研究推广适合云南特点的农业生产方式,特别是合理密植的作物栽培方式和病虫害防治技术。三是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科技支撑能力,并为小农户和家庭农场提供有偿服务。四是鼓励城市资本和技术下乡,与农村传统生产要素实现有效配置,带动全要素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包括鼓励科技入股等。五是鼓励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研发适合云南高原特色的智慧农业技术支撑体系,尤其是高科技农业技术。

细化乡村振兴战略举措,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云南应在全省及各地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基础上,根据山区、半山区、坝区以及沿边地区的不同农业农村生产基础和发展要求,进一步细化乡村类型,并就每一种类型制定实施更加有针对性的政策举措,尤其是其中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举措。不仅要把农村一二三次产业融合发展作为推动农业和农村产业全面升级的重要抓手,而且要把它作为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以此带动城乡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有效配置,推动乡村的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全面实现。一是可以在目前五类乡村分类基础上,结合区域特点,按照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化水平,就山区、半山区、坝区进行大的分类,把沿边地区单独作为一类,分类研究制定乡村振兴举措。二是积极争取国家相关部门支持,按照全域旅游的思路,谋划农村一产与以旅游为重点的三产深度融合的具体举措,以旅游业带动农业转型升级,形成农旅、文旅、农文旅发展新格局。三是抓住国家大力发展农产品初级加工的政策契机,推动农产品分级包装、初加工加快发展,带动农业转型升级和电商产业的跨越发展。

(执笔:郑宝华)

文章来源:《现代农业研究》 网址: http://www.xdnyyj.cn/zonghexinwen/2020/0513/349.html

上一篇:现代农业机电一体化技术研究
下一篇:大摩华鑫基金:浅谈中国农业现代化

现代农业研究投稿 | 现代农业研究编辑部| 现代农业研究版面费 | 现代农业研究论文发表 | 现代农业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现代农业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